欢迎您进入中国正义法制网 设为首页举报投诉 |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推荐 > 正文
今日推荐
镜观·回响丨中华文化迸发赋能发展之力
作者:中国正义法制网 时间:2025/10/8 18:12:16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当下的中国

  文化认同不断深化

  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文化建设不断深入

  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充沛动能

  文明立世,文化兴邦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

  东方古国,勇毅前行

  走出了一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协调的现代化新路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华夏大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催生旅游新场景、打造经济新亮点

  塑造城乡新形象、构筑精神新家园

  展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气象

  2025年2月25日,游客们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玩(无人机照片)。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凭借冰雪资源优势火爆出圈,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冰雪+”产业迎来发展高峰。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冷”资源释放了“热”活力。

  2025年8月23日,村民们在贵州“村超”球场演唱侗族大歌。当日,2025年首届“村超”全国赛总决赛在贵州榕江县“村超”球场举行。赛事期间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展演、无人机表演、大型烟花秀,吸引数万观众现场观赛。近年来,贵州“村超”“村BA”等草根赛事持续升温,巧妙融合体育竞技、民族文化与文旅消费,打造“体育+”模式,撬动乡村流量与经济增量,赋能乡村振兴。

  2024年6月4日,游客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骑马游玩。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播出后,新疆阿勒泰地区迎来客流高峰,“张凤侠的小卖部”“巴太树”“彩虹布拉克”等剧中地点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这场“边城”与“热剧”双向奔赴的文旅盛宴,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2024年5月,当地接待游客415.03万人次,同比增长60.81%;实现旅游收入36.53亿元,同比增长88.25%。

  2025年10月1日,游人在江苏省盱眙县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挑选手工艺品。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盱眙县推出部分景区免门票、发放消费券等惠民措施,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在让市民和游客度过欢乐祥和节日的同时,有效释放假日经济活力。

  2025年8月22日,游客在位于厦门东渡邮轮母港片区的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游玩。近年来,从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到百年老街中山路步行街,再到风景名胜鼓浪屿的“甜蜜经济”,厦门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内需。

  2025年7月11日,游客在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望仙乡的望仙谷景区游览。近年来,望仙谷景区因其独特的“仙侠世界”景观火爆出圈,吸引大批游客来此观光。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310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收入5.28亿元,同时显著带动周边乡镇的食、住、行、娱等行业发展。望仙谷景区的建设运营促进了村民返乡和能人进乡,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带动周边就业3万余人。

  2025年7月9日,游客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天文小镇”通过望远镜观测星空。近年来,随着旅游设施逐渐完善,距离“中国天眼”仅8公里的克度“天文小镇”通过“科普+文旅”发展模式,带动村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2025年1月至6月,“中国天眼”景区共接待游客约38万人次,总收入2496万余元。

  老手艺遇见新创意

  旧符号碰撞新元素

  特色文化产业在创新中传承

  在跨界中生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能

  2025年7月13日,国家级非遗传统粉彩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傅长敏(中)等陶瓷手工技艺传承人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现场创作。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地处景德镇城市中心地带,古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说法。近年来,当地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在留住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的同时,实现老城区改造向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服务业的转型,成功入选首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如今,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已经成为游客们的热门打卡地。

  2025年5月28日,河北省武强县一家乐器生产企业的工人在制作尤克里里。武强县乐器产业历经30余年的发展,形成拥有超过150家企业、从业人员万余人的产业集群,产品覆盖100多个品种、400多种规格。近年来,武强县依托乐器文化产业资源,打造集乐器加工、乐器体验、音乐展演和休闲度假等业态为一体的周窝音乐小镇,同时创新“乐器+”乡村振兴模式,持续增强乐器产业的富民强县作用。2024年武强县乐器产业实现营收23.8亿元,旅游收入超10亿元。

  2025年9月20日,云南省普洱市南屏镇南岛河村“美丽星村·有风咖谷”咖啡体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烘焙咖啡豆。因普洱茶享誉海内外的普洱市依托丰富的咖啡资源和独特的咖啡文化,积极推进咖啡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了咖啡庄园、咖啡主题街区和咖啡文化集市等多元体验场景,受到游客青睐。近年来,云南凭借得天独厚的咖啡种植优势和文旅资源,通过科技赋能、精品化转型、业态创新、集群发展和文化注入,逐步实现“咖啡+文旅”产业链各环节价值提升。

  2024年5月19日,游客在西安长安十二时辰景区观看表演《霓裳羽衣舞》。“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将唐朝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长安城。近年来,西安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文旅融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大唐不夜城一样火爆“出圈”的文旅项目层出不穷。

   2024年12月3日,学生们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塘平小学学习制作六堡茶。广西六堡茶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广西围绕打造千亿元茶产业发展目标,深入实施绿色高效茶园建设、品牌提升和营销体系建设、产业融合和茶文化提升等多项工程,形成了以六堡茶为引擎,早春茶等特色优势茶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茶产业焕发勃勃生机。六堡茶正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运达八方,香飘海内外。2024年,广西六堡茶产量达到4.3万吨,综合产值超300亿元。

  2025年2月19日,工作人员在泰安新闻出版小镇图书仓库内整理书籍。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立足出版印刷产业优势,打造泰山新闻出版小镇,通过拉长壮大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构建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出版印刷产业“雁阵”。目前,小镇已吸引60余家企业入驻,涵盖编辑出版、印刷发行、仓储物流、版权交易、研学旅游等产业链各环节。

  当文化资源与科技和商业相遇

  文化新业态、产业新模式、消费新体验不断涌现

  激发了市场的深厚潜力

  增强了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新亮点

  2025年2月25日,观众在贵阳越界影城IMAX影厅内观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自1月29日上映后票房一路高歌猛进,仅用8天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随后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2025年以来,国家电影局等相继启动“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去旅游”“中国电影消费年”活动,充分发挥电影对提振消费的积极作用;各地文旅部门等通过发布观影消费券、举办主题活动等形式推动影旅融合,发展票根经济。

  2025年9月12日,参观者在2025服贸会主题展展区泡泡玛特展位拍摄LABUBU玩偶。近年来,以潮玩为代表的中国创意产业正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与商业模式驱动,在全球掀起热潮。这些可爱玩偶满足了人们“精神消费”和“情绪消费”需求,带来富有趣味性的体验,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中国潮玩产业,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63亿元飙升至2023年的600亿元,增长近10倍。

  2024年8月22日,参观者在德国2024年科隆国际游戏展《黑神话:悟空》拍照区合影。2024年8月20日,国内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这款“亮相即爆款”的游戏,上线仅一个小时就以在线玩家超100万的成绩登顶Steam热玩榜,相关话题在国内外各大媒体平台霸榜刷屏。《黑神话:悟空》以数字化技术搭建了神秘诡谲的东方神话世界,也让中国古建筑火速出圈。随着《黑神话:悟空》爆火,被誉为“古建筑爱好者天堂”的山西文旅也“热”了起来,推出“跟着悟空游山西”等多条主题线路,持续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2025年10月2日晚在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拍摄的无人机灯光秀。国庆假期,重庆凭借立体的城市景观、丰富的旅游业态以及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自2025年4月19日起,重庆在每周六和重大节假日开展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为了常演常新,创作团队根据节点设计无人机图案,不断推出文旅、美食、非遗等系列题材。截至2025年9月17日,无人机灯光秀已演出26场,现场累计观演人次超400万。展演期间,核心观演区沿线餐饮门店座无虚席,平均满客率超70%,“重庆无人机表演餐厅”网络搜索量同比上涨285%。

  2024年7月22日,游客在“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借助VR设备沉浸式游览莫高窟第285窟虚拟场景。“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综合运用VR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游戏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等新技术,高精度立体还原了莫高窟第285窟。游客戴上VR眼镜,不仅可以零距离观赏壁画、360度自由探索洞窟细节,还能“飞升”到窟顶,身临其境参与壁画故事情节,沉浸式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

  2025年5月18日,游客在苏州拙政园体验VR漫游。当地利用数字化手段,创造“数字云游”VR场景,打造“云游拙政园”“狮林园宇宙”“留园虚拟元宇宙”等项目,营造真实可感的虚拟空间,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近年来,苏州不断推进“数字园林”建设,在园林整体数字建模、园林要素数据库建设、园林“元宇宙”应用场景开发等方面进行探索,加快推动“数字园林”成果全民共享。

  2025年9月16日,游客在湖南省怀化市五溪非遗园体验数字化织锦。五溪非遗园于2025年5月正式开园,包含非遗广场、数字体验空间和研学工坊三大板块,运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42个沉浸式非遗体验项目。目前,怀化以五溪非遗园为抓手,推出非遗主题研学项目、开发深度互动项目,构筑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吸引更多人了解、学习非遗,让传统技艺成为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

  2025年7月29日,参加暑期研学的小朋友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镇“冷湖实验室”学习天文知识。冷湖镇曾是因石油而兴、又因油尽而沉寂的工业遗址小镇。然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冷湖镇成为理想的观星地。近年来,当地发展科幻特色文旅,让戈壁小镇焕发新的生机。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引进十余家科研单位的数十台望远镜,依托天文资源和戈壁奇景,打造火星实验室、黑独山等“出圈”地标。连续举办多届的“冷湖科幻文学奖”,更让这片土地成为科幻创作的新高地。冷湖镇以科幻点亮文旅新场景,也为中国西北工业小镇的转型探索出一条充满想象力的新路径。

   2025年9月12日,观众在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参观多业态文旅球幕。当日,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武汉开幕,本次博览会以“深化文旅融合 畅享美好生活”为主题,融合“展、演、销、游”四大功能。室外展区展示以“河山添锦绣”为主题的文旅IP花车矩阵,室内展馆集中展现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涵盖数字集群、智能导览、低空文旅、非遗文创等方面,吸引了国内2000余家展商以及50家海外旅行商参展。

  摄影:燕雁 王松 杨文斌苟立锋 季春鹏 肖潇 刘金海 牟宇 邢广利 邵瑞

黄孝邦 朱峥 欧东衢 陈晔华 张帆 黄伟 郎兵兵 李博 陈思汗 张龙 伍志尊

  编辑:毕晓洋 周荻潇 常能嘉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温军红 

来源:新华社

新闻中心 | 法制要闻 | 法律咨询 | 法律服务 | 经典案例 | 社会民生 | 采编团队 | 图片新闻
西安网站建设